
那个闷热的东京夏夜,我守着央视奥运直播频道,屏幕里苏炳添正蹲在起跑线。发令枪响的瞬间,他像离弦之箭冲破夜色,当计时钟显示“9秒83”时,我忍不住从沙发跳了起来——这个黄种人从未触及的数字,此刻正映在他汗水晶亮的脸上。
百米半决赛的九秒多钟,在东京奥运会直播频道里被拉成漫长的史诗。他奔跑的每一步都在改写历史,起跑时紧绷的肌肉,途中跑扬起的头颅,冲刺时鼓起的青筋,通过高清镜头纤毫毕现。冲线后他重重拍着跑道,镜头推近时,我看见他发红的眼眶里翻涌着十多年的坚持。
这个夜晚,无数中国家庭和我一样守着直播。当镜头切到看台,几位中国教练举着国旗疯狂挥舞,有个花白头发的教练正偷偷抹眼泪。那些训练场上的清晨与黄昏,那些被钉鞋磨破的脚踝,都在此刻得到回应。
苏炳添后来站在决赛跑道,身边是清一色的黑人选手。他再度跑出9秒98,获得第六。但成绩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。赛后采访他说:“我想告诉年轻人,我们可以打破所谓的极限。”
此刻窗外晨光初露,而体育的力量正通过电波持续传递。








